中国游戏正在迎来一片更为激烈的战场。
回想网吧盛行的年代,中国游戏市场还被国外游戏占据,《魔兽世界》《DOTA》《暗黑破坏神》《CS》等游戏都曾席卷大街小巷,中国游戏市场有50%以上的份额被美日韩游戏厂商占据。
十几年光景过去,中国游戏快速成长,早已开始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从东南亚等市场反攻到欧美等人均收入高、付费意识强的在国外各排行榜上,国产游戏名列前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年,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步伐明显加快,纷纷迈入游戏赛道的下半场。
一方面,近几年游戏行业遇冷。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在年春节达到6.67亿的高峰后,至今未突破。这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国内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另一方面,游戏版号收缩,未成年人保护趋严,行业进入调整期。
海外市场成为下半场的掘金地,中国厂商将扮演什么角色?
“不出海,就出局”
中国游戏吹响下半场的号角,既是主动出击,也是被动应战。
在这背后是游戏行业形势愈发“寒冷”,国内游戏厂商正面临一场大变革。
游戏工委发布的《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为.89亿元,同比减少1.8%,这是国内游戏市场近7年来第二次出现同比增速下滑的情况。
这样的现状不难理解,在疫情的长时间影响下,各行各业还有多少口粮留给娱乐项目,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国内游戏行业处于调整期,版号自年骤然收紧,今年4月份,版号发放逐步常态化,但大多属于休闲游戏,头部选手腾讯、网易各自收获一个版号。
GameLook统计称,与年发放个游戏版号相比,年的版号总量减少了46.26%。照此趋势,未来游戏版号审批将趋于平稳,但提升幅度不会太大。
未能拿到版号的一年里,游戏大厂通过停运、下架等方式整顿多款产品,单腾讯一家就涉及有40余款,包括运营了18年之久的《QQ堂》。其他大厂也未能独善其身,网易的《幻书启世录》《黑潮之上》、完美世界()的《火炬之光》、字节跳动《梵花录》《战争艺术》等产品也均宣布在年内关服。
即使是早已被市场证明成功的明星产品,也难逃热度下降、光环不再的命运。SensorTower数据显示,网易的《阴阳师》今年上半年的流水同比下滑了50%,其衍生产品《阴阳师妖怪屋》《阴阳师:百闻牌》《决战!平安京》的流水也没能保持坚挺,分别同比下滑了82%、61%和45%。
多重因素叠加下,游戏厂商们的业绩纷纷步入下行通道,今年上半年近六成上市游戏公司营收下跌,即使头部选手也难抗压力。
在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为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3.6%;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亿元,同比下降1%。网易的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板块收入为亿元,环比下降2.7%。
新版号获取不易,老游戏陆续退场,热门游戏还是运营多年的“老面孔”,厂商们面临青黄不接的风险,此前的踌躇满志化为梦幻泡影,于是厂商们纷纷走上了降本增效之路。
腾讯从年年初到现在,在游戏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缩减至21笔,相比去年下降近8成。
近几年在游戏市场频繁出击的字节跳动,今年动作明显减少,旗下的朝夕光年进行了部门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组织调整和项目裁撤,把4个自研工作室中的上海解散。
今年初,完美世界继续确定精简的基调,表示公司仅研发团队规模就突破了人,去年Q4已经“优化了几百人”,预计后续还将继续“减少大几百至一千人”。
“买量大户”三七互娱()今年上半年在保持7.3%的营收同比增长基础上,已连续两期降低研发投入。
B站自研游戏一直起色不大,如今也步入了缩减的行列。今年以来,陆续停运了《拾光梦行》《空匣人生》《机甲爱丽丝》《A3!满开剧团》等多款自研或代理产品。
从年信心满怀地大举扩张,到年遇增长瓶颈后的降本增效,中国游戏产业感受到了时移世易带来的寒意。发展态势已遭到一定程度上的颠覆,寻求出路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形势下,去年以来国内厂商们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海外。
事实上,海外市场的增速确实更快。去年海外游戏市场增速接近17%,远超国内游戏市场的6%。
网易董事长丁磊曾称,“要将海外当做未来网易重要业务发展方向”。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也曾在采访中直言:“以前,我只花20%的时间去海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02.html